• czt000000/2025-00780
  • 〔〕 号
  • 2025-04-24 11:14:38

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探究

发布日期:2025-04-24 11:14 来源: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浏览次数:
【字体: 打印

一、引言

近年来,随着国库集中支付、政府采购等改革措施的推进,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朝着标准化、透明化方向发展。2019年,我国正式启动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,当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。预算管理一体化作为一项重大政策,对事业单位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具有重要意义。事业单位应该加强研究,不断完善工作流程,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。

二、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特点

1.预算管理一体化是预算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

预算管理一体化旨在解决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,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实现有序流动,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同时,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确保各类数据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支持。

第一,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完善预算管理流程。针对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工作透明度不足问题,通过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,建立透明、规范的预算管理流程,对财政拨款管理、转移支付管理等环节进行优化,确保财政资金高效使用。

第二,预算管理一体化作为事业单位业务和技术管理的要点,可以通过建立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实现信息共享,使预算管理流程更加标准化、规范化,提高预算管理流程的合理性。

2.有利于把握预算管理要求,提高工作规范性

通过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,事业单位能够提升内部管理水平,优化内部管理流程,使预算支出与业务工作更加匹配,建立信息化的预算管理模式。通过加强业财融合,事业单位能够准确把握预算管理要求,提高工作规范性,为预算编制、预算执行提供有力支持,提升风险防控能力,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。

三、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

事业单位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,通过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流程,形成以单位为主体,从基层开始进行预算编制的工作机制。事业单位按照要求编制预算草案,并在单位汇总后汇报给财政部门;通过审批之后,财政部门向事业单位下达预算控制数;事业单位按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进行预算编制,之后上报财政部门,由财政部门审核。在预算管理一体化下,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是以项目形式在预算管理体系中体现的。事业单位有预算资金需求时,需要及时填报申请并上报财政部门,经相关人员审核通过之后,在系统中新增项目并形成支出。

在预算执行环节,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要求,确保各项预算严格落实,从而顺利实现预算目标。在预算考核环节,事业单位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,由财政部门进行监督,并根据预算考核结果严格落实奖惩制度。

四、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

1.工作人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不高

长期以来,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,工作人员的认识不全面,缺乏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,导致预算管理一体化推行困难,甚至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,影响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。

2.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滞后

当前,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各项预算管理流程之间缺乏紧密联系,无法进行一体化管理。预算编制、预算执行等环节无法实现高效运行,既影响了预算数据的准确性,也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。

部分事业单位存在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,无法深入分析各项预算数据,难以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。部分事业单位不重视信息安全管理,访问控制机制不健全,数据加密技术应用不到位,跟踪管理流于形式,容易出现信息泄露等问题,影响了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。

3.规章制度不健全

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整合事业单位各部门的数据信息,及时掌握资源利用情况,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,从而加强统筹管理。预算管理一体化涉及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和各岗位,为了顺利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,事业单位需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,为预算管理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。

目前,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,规章制度不健全,导致预算管理一体化缺乏明确的制度依据,工作人员缺乏完善的工作手册,最终导致预算管理流程不规范,工作效率低下。同时,由于规章制度不完善,部分事业单位难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,甚至出现冲突和矛盾,影响了预算管理落实。

4.预算监督不严格

第一,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,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实际情况,不断完善预算支出标准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,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预算支出标准,各部门执行的预算支出标准不统一,随意进行预算调整,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的规范性。

第二,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将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,审批权限设置不合理,没有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,缺乏相互制约、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,容易出现各种违规行为。

第三,由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滞后,部分事业单位无法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,很难对每一笔预算支出进行跟踪管理,预算监督不严格,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影响了预算管理落实。

5.业财分离,绩效管理机制不完善

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事业单位加强业财融合的关键手段。部分事业单位仍然存在业财分离的情况,业务部门没有积极参与预算管理流程,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、预算执行率不高。同时,由于绩效管理机制不完善,部分事业单位很难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价,难以建立和落实责任制,导致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不高。

五、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对策

1.加强人力资源管理

第一,加强培训。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,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需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。特别是管理人员,事业单位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,提高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认识,积极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,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带头作用,提升执行力。

为了加强培训,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,督促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培训活动,提升业务能力,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。为了保证培训效果,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培训考核,加大奖惩力度,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,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,从而顺利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。

第二,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。随着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及内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,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该与时俱进,加强学习,不断提高综合素质。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财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相关内容,积极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,认真做好各项工作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避免出现违规行为。

2.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

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重要载体,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,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促进预算管理落实。

第一,事业单位需要准确把握预算管理要求,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,将预算编制、预算执行、预算考核、政府采购等数据信息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从而整合财务管理系统、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建立科学合理、便捷高效的预算管理模式,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。

第二,事业单位建立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需要优化预警机制,设置预警指标,及时发现预算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,并及时向管理人员发布预警信息,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处理。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应急机制,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,有效降低风险。事业单位需要加强风险防控,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完善,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。

第三,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各项功能,实现数据信息自动化收集、整理和分析,从而提高工作效率,提升预算管理水平。

第四,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,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稳定运行。事业单位需要重视数据安全,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信息泄露,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。

3.完善规章制度

为了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,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,规范工作流程,实现精细化管理。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各部门的工作需求,定期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,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作需求。同时,事业单位需要围绕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定配套制度,将各项规章制度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紧密结合,确保各项预算管理流程有据可依。

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,编制完善的工作手册,为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指引。事业单位需要完善预算支出标准,对预算管理流程进行细化,明确岗位责任,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。

4.加强预算监督

第一,优化预算编制环节,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支出标准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联系,共同制定预算支出标准,尽可能细化到每一个项目,避免预算支出标准不明确。

第二,根据业务工作的特点,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,完善内部控制制度,加强授权审批管理,确保专人专岗,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,避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。事业单位需要加强预算监督,对各部门的预算数据进行严格审核,确保预算数据的真实性

第三,设立专门的预算监督部门,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,及时发现预算管理问题,并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,实现闭环管理。同时,事业单位应该定期公示预算管理信息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,从而提高工作规范性。

第四,事业单位需要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完善数据查询、动态监控等功能,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,从而加强预算监督,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。

5.强化业财融合,完善绩效

事业单位应该加强业财融合,将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相结合,确保业务人员熟悉财务管理制度、财务人员了解业务工作情况,从而提升预算管理水平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

另外,事业单位需要加强绩效管理,建立立项有目标、执行有跟踪、完成有评价、结果有反馈的绩效管理模式。通过将绩效自评与财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,分析资金使用情况,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,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提供参考,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

六、结语

综上所述,在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,事业单位能够加强项目管理,做好预算规划,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效率,确保资金高效使用。事业单位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,准确把握问题形成的原因,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,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。事业单位应该积极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,定期优化预算管理流程,加强预算监督和绩效管理,顺利实现预算目标,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。

(来源: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)

责任编辑:

相关附件:

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关联稿件
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Baidu
map